「影像發聲」,顧名思義,就是透過影像去說出自己的故事。我們希望從村民拍攝的影像,看到屬於他們的川龍的故事。計劃邀請了翟曼菁女士(Heidi)、陳偉昌先生(昌哥)和曾劍文先生(文哥)三位參與。三人背景各異,眼中看到的川龍也有不一樣的面向。
Heidi 是攝影愛好者,兩代居於川龍,父親是攝影師翟偉良先生,父女二人有著共同興趣。她的家位處溪旁,大雨的時候水勢洶洶,四周也份分外潮濕。從客廳往窗外看,入目是有一棵拔廷的木棉樹,有一隻黃貓經常在窗台徘徊,也成為了這片個風景的一部份。這些風景,自然地成為了Heidi 拍攝的日常題材。Heidi 的作品率性自然,在她的照片裡,山、月、貓、狗也帶著一份緩慢悠閒。Heidi 亦以詩化的文字描述了她的日常思緒。
展覽中另一位參與的村民昌哥,同樣兩代居於川龍。昌哥的家在河溪之上。我們造訪時,喜歡與昌哥坐在門外聊天,遙望著河岸風景,耳畔潺潺水聲。傾談間,昌哥的太太會端來滿滿一壺自家種的草茶,我們邊呷著茶,邊聽著昌哥細述川龍的故事,別有一番風味。昌哥藉著自己的家庭照,述說了一個溪流變化的故事。這也是一個建立家園的過程── 一個潮州人家庭,在客家村定居下來,為村民修橋整路,並在村子裏漸漸確立了他們的身份認同。昌哥不懂操作相機,舊照片由他的員工於八十年代拍攝,依著舊照片,昌哥重回昔日的拍攝位置,由柏齊幫忙拍攝,並製作成今昔對照的作品,為村子的變化留下見證。
第三位參與計劃的是文哥,川龍的原居民。文哥的家,從前在屋旁有一大片空地,是村中小孩玩耍和大人談天乘涼的好地方。現在空地沒了,只留下一條小路。文哥提到,那時與村中小伙子在空地嬉戲玩樂,不識憂愁,是他最珍惜的日子。文哥年少時曾學習攝影,照片講求明暗對比,相片有著六七十年代沙龍攝影的影子。他拍下了兒時所到之處,以及昔日在山林間常見的景物。如今山林已非舊時模樣,文哥藉著攝影,去尋找失落了的天地,卻發現有些昆蟲原來已經不見蹤跡了,有些景物,如那片充滿美好回憶的空地一樣,已不再存在。記憶中的川龍,或許只能是藏於心中的桃花源。
我們嘗試藉著今次展覽,讓生於此地的人,以攝影藝術這個形式述說他們的故事,而我們也可以借此,透過村民的視覺,去了解這片土地。
關於藝術家
柏齊 Pak Chai
柏齊2003年獲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頒授哲學碩士學位。曾任職社工。現職攝影師和文化研究員,亦從事社區導賞的工作。自2002年共同創辦策劃團體「民間博物館計劃」,為《一街博物館--利東街》(2005)、《小作業大智慧──訪尋深水埗手工業者》(2007) 等社區藝術計劃進行研究和展覧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