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攝影節2020前言
28.06.2020
在這又一個春夏之交,新一屆香港國際攝影節原定以當代攝影界中兩大舉足輕重要名字揭開序幕:羅拔・法蘭首個「忠其一生」回顧展「羅拔・法蘭:書與電影 1947-2019」,以及向與法蘭相知相交策展人、攝影藝術書出版界獨家傳奇格赫・書丹度致意之「Steidl攝影書的秘密」。
無奈堅持至最後一刻,武漢肺炎已肆虐全球。「(攝影師)對當下瞬間時刻,沒移情神入、沒同理感覺,是絕不可能。」(羅拔・法蘭談藝術與人生,2001。) 誠如法蘭深信,藝術並不超然於生命與社會,我們最終亦只能回應現實,將展覽「隔離」至明年,這個被驚呼「不得了」的展覽繼惟有讓觀眾繼續久等了。共渡難關後再與全球攝影人觀眾聚首一堂,對展覽兩主角相知相交合作與創作,可有另一番體會。
此時此刻,於全球大流行下,重新對焦/檢視香港自身當下:「隔離」大展之外,堅持繼續的攝影節將以一連串散落社區的展覽活動形式發生,近30位本地影像創作者,無畏無懼,相信影像的力量,為生命點激情感/情動 (affect),於社會擔當角色,期盼作為力量後盾的觀眾,持續關注。
我們會看見由攝影節策動「新一代影像創作者育成計劃」的10位參加者,以展覽、攝影書、演出和講座等形式,分享他們自去年9月起,在各位攝影先行者啟發引導下,通過各深度研討和探索實驗後所創作「結業作」。
我們也會看到18位/組以提案公開徵集方式所邀請得來、來自不同領域背景的影像創作者,根據城中不同場域和空間所策劃的「衛星展覽」,以影像創生磁場,觸發更多社區生活動力及生命力。
今年攝影節主題為「SEEN & UNSEEN」。現今全球化網絡世代早已習慣過度「觀看」,要建立一個兼具深度和寬度的批判性視野、開放不帶任何前設且多樣化的觀察世界方式,是一段漫長和持續自我觀照的歷程。因此我們不時需要借前人睿智為鑑,時刻提醒自己探討圖片背後的指涉,都在反映攝影師、策展人、編輯及媒介載體等主體的政治理念、意識形態以至美學偏好。譬如,什麼被閱讀成「真實」,什麼被加以投射?什麼東西會被看見,什麼會給視而不見?讓我們不斷鑽探觀看影像的方法,進而建立批判性的詮釋和討論思維/考。
「我常以為,活著的方式已經是政治攸關的,」羅拔・法蘭如是說。回望過去幾近一年激動光景,社會充斥緊繃不安與嚴峻存活,從催淚彈與警棍的腥風血雨,到新型病毒的猖獗肆虐,香港別無選擇地直面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的「例外狀態」(參考阿甘本 “The State of Exception”)。幸而我們有一群攝影工作者,身體力行站在不同位置,持續以柔韌堅毅的姿態抵擋權力的脅迫,用鏡頭作見證,發揮反省與批判精神,讓影像必須存在、讓「赤祼生命」(bare life) 得以被「看見」,捍禦公民社會艱澀前行,在此謹向每一位致意。

RAÚL HERNÁNDEZ | LOSING FARTHER, LOSING FASTER | PHOTOGRAPHER INCUBATOR EXHIBITION

UNITED SOCIAL PRESS | THE TURMOIL / UNUSUAL USUALS | SATELLITE EXHIBITION